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 > 边界藏品当员袋的儿些事向公工把圈那数字手伸司口法律 正文
时间:2025-09-24 14:59:03 来源:网络整理 编辑:新闻
作为长期处理企业刑事案件的律师,我不得不说职务侵占这个罪名真是让很多职场人栽了大跟头。特别是这两年数字藏品行业风生水起,各种花式侵占手法层出不穷,看得我都直摇头。一、职场人的刑事"雷区"记得去年有个数字藏品公司的老板找我,说他家运营小哥利用系统漏洞偷偷囤了200多个限量款数字藏品,转手就在二级市场赚了几十万。这小伙儿被抓时还一脸委屈:"我就是个普通员工,这也能算犯罪?"事实上,不管你是正式工还是临...
作为长期处理企业刑事案件的律师,我不得不说职务侵占这个罪名真是让很多职场人栽了大跟头。特别是这两年数字藏品行业风生水起,各种花式侵占手法层出不穷,看得我都直摇头。
记得去年有个数字藏品公司的老板找我,说他家运营小哥利用系统漏洞偷偷囤了200多个限量款数字藏品,转手就在二级市场赚了几十万。这小伙儿被抓时还一脸委屈:"我就是个普通员工,这也能算犯罪?"
事实上,不管你是正式工还是临时工,是管技术的还是搞销售的,只要利用工作便利把公司的钱装进自己口袋,都可能踩到职务侵占这条红线。
在数字藏品行业,我见过最典型的两种操作:
第一种是"内鬼扫货"。有个案例特别典型:某公司发行新藏品前,市场部的小王利用审批白名单的便利,偷偷给自己控制的20多个账号都发了购买资格。等藏品上市后,他通过内幕消息在高点抛售,赚得盆满钵满。
第二种就更简单粗暴了。技术部老张负责管理公司滞销的藏品库存,他直接把300多个卖不出去的藏品转移到自己钱包,等市场回暖时再悄悄变现。
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法律争议点:公安说3万就能立案,法院却说6万才够判。这就好比你去医院,挂号处说发烧38度要看急诊,医生却说39度才给开药,叫人左右为难。
从实务角度来说,我建议还是按6万这个标准来把握比较稳妥。毕竟最终定罪的权力在法院手里,公安立案只是开始不是终点。
1. 制度要像防盗门:建立藏品登记、流转的标准化流程,关键环节设置双人复核。就像我家小区,单元门要刷卡,电梯还要再刷一次。
2. 红线要亮得刺眼:明令禁止员工参与二级市场交易,违规就直接开除。这招虽狠但有效,就像高压电线,挂个"禁止触摸"的牌子总比什么都不做强。
3. 定期请外援体检:找个懂行的律师团队做合规审查,就像每年体检能早发现潜在疾病一样。
说到底,防范职务侵占最重要的还是营造健康的企业文化。让员工明白:公司不是提款机,法律更不是摆设。与其铤而走险,不如脚踏实地把业务做好。
投资路上,聪明真的比认知重要吗?2025-09-24 14:45
周六市场观察:比特币走势分析与操作策略2025-09-24 14:37
2023年加密货币投资指南:这三枚代币值得你押注2025-09-24 14:34
韩国人的加密狂想曲:从泡菜溢价到财富泡沫的狂欢与幻灭2025-09-24 13:53
投资世界的AB面:当价值投资遇上加密狂潮2025-09-24 13:53
比特币减半倒计时:一场供需关系的完美风暴即将上演2025-09-24 13:44
纬景储能:在进博会上谱写绿色能源新篇章2025-09-24 13:22
加密市场周报:富达入场ETH ETF竞赛,Trader Joe遭遇安全危机2025-09-24 12:42
OP-Rollup的挑战机制:一场没人观看的安全表演?2025-09-24 12:37
Kaspa暴涨之谜:30天翻两倍后,还能冲多高?2025-09-24 12:13
从百万空投到人生转折:我的加密世界奇幻之旅2025-09-24 14:58
老洪夜话:11月10日数字货币操盘手记2025-09-24 14:41
Vitalik Buterin:公共物品资助的未来图景2025-09-24 13:19
Ordinals生态大揭秘:比特币上的NFT革命原来这么简单2025-09-24 13:17
以太坊迎来黄金时刻:机构疯抢、ETF火爆,十年大牛市真的来了?2025-09-24 13:13
当金融遇上元宇宙:BXweb3如何重新定义数字资产交易2025-09-24 13:11
加密市场周记:比特币狂欢季与以太坊新机遇2025-09-24 13:10
解密2023年最火的三大Telegram交易机器人2025-09-24 13:07
以太坊的价值洼地:现在是入场的好时机吗?2025-09-24 12:53
ERC-4437遇冷: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2025-09-24 12:4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