命场形谈区的破道块链资3需象革行业要一业者局之深从
就在上周奥斯汀的Permissionless II大会上,CoCreate创始人Tara Fung语出惊人:"加密货币已经变成了一个脏字眼。"这句话引发了我对这个行业现状的深思。 作为一名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,我完全理解Tara的担忧。她更倾向于使用"Web3"这个说法,因为它不仅涵盖了技术层面,更包含了去中心化、用户主权这些核心精神。说实话,每次在饭局上提到"我在做加密货币",总能感受到那种微妙的尴尬氛围,就像十年前说自己做P2P网贷一样。 记得去年感恩节家庭聚会,当我说到自己正在研究NFT时,我那七十岁的阿姨突然兴奋地说:"哦!就是那些猴子头像对吧?"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,普通用户根本不在乎底层技术是区块链还是魔法,他们只关心这东西能不能给自己带来价值。 Moonpay总裁Keith Grossman的比喻让我拍案叫绝。他说现在的加密货币行业就像90年代个人电脑刚兴起时,大家都在讨论CPU是486还是奔腾,内存有多少兆。但真正改变游戏规则的是乔布斯举着iPod说:"你口袋里可以装一千首歌。" 这不就是我们行业的现状吗?我们耗费大量精力解释什么是零知识证明、分片技术,而普通用户只想问:"这玩意能让我发朋友圈更酷吗?能帮我省下中介费吗?"就像Grossman说的,没人关心马桶的工作原理,他们只在乎按下冲水键后会发生什么。 谈到行业声誉问题时,Grossman的观点让我深有同感。每次加密货币暴跌,总有人跳出来说"看吧,这就是骗局"。但说实话,哪个赚钱的行业没有骗子?房地产、股市、艺术品收藏,哪个不是骗子横行?关键是如何建立合理的监管框架。 我记得2017年ICO狂潮时,有个项目白皮书里竟然写着"我们要用区块链改造太阳能",结果后来发现团队连太阳能电池板长什么样都不知道。这种事情多了,难怪大众会对整个行业产生偏见。 说到底,技术只是工具。就像现在我们每天都在用互联网,但很少有人会去想TCP/IP协议是如何工作的。Web3要真正走进大众生活,必须做到两点:一是简化到极致的使用体验,二是提供传统互联网无法实现的独特价值。 上周我试用了一个新的社交应用,它用区块链技术确权内容,但整个过程丝滑得就像在用普通APP。当我姐姐问我怎么使用时,我只说了一句:"这和Instagram差不多,但你的照片不会被平台随便删除。"她立刻就懂了。 这可能就是Web3的未来——不需要解释技术原理,只需让用户感受到"这比原来的更好用"。毕竟,没人会为了用区块链而用区块链,就像没人会因为喜欢内燃机而去买车一样。换个马甲还是脱胎换骨?
从486电脑到智能手机的启示
监管不是敌人,而是朋友
用户体验才是王道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Solana NFT开发者的福音:如何用NFTScan API快速搭建应用
- 以太坊强势归来:牛市曙光再现
- 大饼玩了个假动作 接下来是假摔还是真涨?
- 11.22行情观察:多头反扑能否终结跌势?
- AXS本周走势前瞻:蓄势待发还是调整在即?
- DePIN:让Web3真正落地的关键突破口,这次我们聊点实在的!
- 伦敦VR大会门票疯抢中,错过可能就要后悔了!
- 美联储的走钢丝艺术:通胀与增长的微妙平衡
- 8.26币市观察:比特币空头掌控局面 警惕最后一跌
- 当Blast搅局Layer2:一场技术理想与市场现实的激烈碰撞
- Mint Cash为何引爆USTC狂潮?揭秘稳定币新贵的财富密码
- Terra生态代币为何突然诈尸?深度解析LUNC和USTC的逆袭之路
- 深夜惊魂:比特币暴跌背后的投资哲学
- 2023年风投机构重金押注:这些项目正在改变区块链行业
- Blast项目深度观察:一场散户与VC的博弈游戏
- 币圈周记:监管风暴下的市场韧性令人惊讶
- Qubic上演惊天逆转:51%算力攻克门罗币背后的商业逻辑
- 比特币减半倒计时:加密圈的狂欢前奏
- 美联储出手!银行业涉足加密货币必须知道的10大铁律
- 三年零事故!这家交易所的安全护城河为何如此坚固?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