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背变味残酷太坊真相正在悄悄以后的
最近有个事儿挺有意思,以太坊基金会在Uniswap上做交易时被人"三明治"了,9000多美元就这么打了水漂。这事儿让我想起菜市场砍价被小贩左右夹击的场景,只不过在区块链世界里,这种"宰客"手法要高科技得多。 说实话,MEV这个词在圈里人都听腻了,但真正了解它威力的人可能并不多。我和EigenPhi的Mars聊完后,感觉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——MEV不仅无处不在,而且进化速度堪比病毒变异。 举个例子,现在某些MEV攻击就像俄罗斯套娃,一笔交易里能嵌套上百个转账操作。更夸张的是,有些"三明治"攻击一次能夹几十个受害者,这哪是"三明治"啊,简直就是"千层饼"! 普通用户怎么避免被收割?我给大家支两招:一是把交易金额控制小点,就像去旅游景点别穿得太阔气;二是用受保护的RPC节点,相当于给自己的钱包装个防盗门。不过说实话,在MEV猎手面前,散户永远是最容易被盯上的肥羊。 有些dApp确实在努力对抗MEV,比如CowSwap。但就像在海边用勺子舀水,治标不治本。因为最终决定权在验证者手里,而现在的验证者生态...唉,说起来都是泪。 以太坊合并后,MEV供应链上的角色确实清晰了,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触目惊心的中心化。90%的区块都由4个builder打包,这哪是什么去中心化啊,简直就是"四大天王"垄断市场。更讽刺的是,原本PoS的设计初衷是让持币者当家做主,现在却变成了builder们的游戏。 现在的MEV产业链就像个畸形的食物链:builder和searcher抱团取暖,relay基本喝西北风,验证者躺着数钱。有意思的是,MEV给验证者带来的收益都快赶上gas费了,这让我不禁怀疑,我们到底是在用区块链,还是在给验证者打工? 现在的PBS机制简直就是在培养寡头。竞价规则简单粗暴——谁钱多谁说了算,这不明摆着鼓励垄断吗?更可怕的是,这种设计正在悄悄改变以太坊的DNA。当交易排序权被少数人掌控时,所谓的PoS还剩几分初心? 说实话,聊完这些话题心情挺沉重的。区块链本应是去中心化的乌托邦,现在却慢慢变成了资本的游戏场。MEV就像一面照妖镜,照出了以太坊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隐忧。希望这些问题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,毕竟,这关系到每一个链上用户的切身利益。MEV比我们想象的更疯狂
DeFi玩家的生存指南
应用层的挣扎
合并后的惊天变局
不合理的利润分配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比特币的下一轮狂欢:为何我们还要耐心等待两年?
- 当DeFi遇上NFT:一场颠覆传统金融的完美风暴
- Taproot交易:比特币脚本的进化之路
- Polygon的2023变革之路:从低调蓄力到ZKRollup领跑者
- 以太坊面临关键抉择:4700美元关口决定后市走向
- 美食圈迎来Web3革命:BlackBird获2400万美元打造区块链版大众点评
- 废墟上的狂欢:破产币为何频频暴涨?
- Uniswap赚钱有道:一个月躺赚百万美元的生意经
- 10月17日以太坊市场分析:抓住U形反转的投资机会
- 金融界震撼弹!德国老牌银行正式进军加密货币市场
- 加密市场酝酿变盘:这些关键信号不容忽视
- Cosmos Hub三季度观察:ATOM价格下挫背后的转型阵痛
- 当游戏不再只是游戏:自主世界的革命性意义
- 山寨币陷阱防不胜防?老司机教你见招拆招
- 模块化区块链革命:当Celestia遇见了Polkadot
- 解密社交产品的底层逻辑:情感连接VS影响力游戏
- 比特币十月见顶?加密市场或将迎来史诗级狂欢
- 市场周报:当美联储遇上中美博弈,我们该如何下注?
- 一个以太坊老兵的Solana探索之旅:我在BreakPoint大会的所见所闻
- Taproot交易:比特币脚本的进化之路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