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投机,而新玩路为何经之坏事是必法
Variant Fund的投资合伙人Derek Walkush最近提出了一个颇有意思的观点:在DeFi领域,投机其实是一把双刃剑——用好了就是开启成功的金钥匙。这让我想起去年火爆一时的Friend.tech,靠着"社交key"这种新奇的投机资产,硬是让用户像疯了一样涌入。说实话,在DeFi世界里,这种"先投机,后正名"的套路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。 作为一个在加密圈混迹多年的老鸟,我见过太多DeFi项目死在起跑线上。为什么呢?因为新协议就像个没人敢碰的烫手山芋。普通用户谁愿意拿真金白银去测试一堆陌生代码啊?我记得有个项目创始人跟我诉苦,说他们花了三个月搞技术开发,结果上线后一周内只吸引了2000美元TVL,那叫一个惨。 这就引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:DeFi不是传统金融的"升级版",而是一套全新的金融基础设施。就像90年代互联网刚兴起时,第一批上网的都是些技术宅一样,现在敢玩新DeFi的也都是些"加密原住民"。这群人最爱的就是高风险高回报的游戏,你说他们傻吗?其实不然,他们才是真正推动创新的急先锋。 说到投机策略,现在项目方玩得可花了。空投、流动性挖矿、杠杆挖矿...花样百出。但关键是要记住:投机只是引子,不能当饭吃。我最佩服Uniswap的做法,早期靠着长尾代币的高波动性吸引了大量投机客,现在呢?人家连ETH/USD这种主流交易对的深度都能跟CEX掰手腕了。 Compound也是个好例子。还记得2020年夏天那波流动性挖矿热潮吗?当时Compound的TVL在两周内暴涨6倍,现在人家都获得标普评级了,机构投资者排着队往里存钱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投机可以帮你快速起量,但最终还是要靠产品硬实力说话。 总有人说加密行业要摆脱"赌场"的标签。这话听起来高大上,但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:从17世纪的荷兰郁金香泡沫到19世纪的美国铁路股狂潮,哪个新兴金融市场不是从投机开始的?我最近读了一本1688年出版的书《混乱的混乱》,里面描述的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简直就是现代加密市场的翻版。 所以我觉得,与其急着和投机划清界限,不如好好想想怎么把投机这把火点得更旺,同时确保项目不会引火烧身。毕竟,没有当年的投机狂热,哪有今天的华尔街?DeFi要走的路,其实前辈们都走过了。 【作者简介】Derek Walkush是Variant Fund投资合伙人,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,不代表投资建议。DeFi冷启动的尴尬:没人愿意当小白鼠
投机不是终点,而是起点
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区块链收费的艺术:什么时候该向用户伸手要钱?
- 数字货币价格过山车:从市场规律到黑天鹅事件的全面解码
- 揭秘Maple Finance:这个DeFi借贷黑马凭什么异军突起?
- 加密市场11月投资指南:这些项目正蓄势待发
- 九月降息可能就在眼前,但市场狂欢为时尚早
- SHIB的涅槃之路:从疯狂到理性,1800%的增长潜力何时兑现?
- 区块链金融新势力:Titanium泰坦的亚太突围之路
- Glassnode战略调整:出售税务业务,专注机构市场
- 美联储数字货币之路:政治角力与技术探索的拉锯战
- 比特币35000只是起点?资深交易员深度剖析后市走势
- 比特币会走向何方?一位老金融人的深度观察
- INUS代币:我为什么看好这个MEME赛道的新星?
- Moonbeam社区Grant委员会换届招募:共建去中心化未来
- BCR-20板块大会前夕:是机遇还是陷阱?
- 加密货币周报:ETF浪潮下的行业脉搏
- 如何通过智能合约部署掘金2万美元TIA空投?我的实战经验分享
- 以太坊创新高,比特币蓄势待发:牛市真的要来了吗?
- 一位老韭菜的血泪教训:我是如何在币圈活下来的
- 比特币暴涨启示录:当数字黄金遇上金融新纪元
- 这5个加密货币,可能是下轮牛市的大赢家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