么交们纷潮背大佬真相叛变2浪为什钱包易所揭秘和L后的纷
作者:Jasper De Maere(Outlier Ventures研究主管) | 编译:金色财经0xjs 最近几个月,我在研究加密货币市场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中心化交易所(CEX)大佬们,正在悄悄摘下"中心化"的帽子,开始拥抱开源Web3世界。这让我想起当年微软从"Linux是癌症"到全面拥抱开源的180度大转变。 记得去年11月看到OKX推出Web3钱包时,我还以为这只是个营销噱头。没想到短短几个月内,币安、Kraken这些巨头都纷纷跟进。更令人惊讶的是,他们不仅在开发钱包,还在打造自己的Layer2网络!这就像麦当劳突然开始卖健康沙拉一样反常,但细想却又合情合理。 作为一个在加密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,我认为这种转变背后有两把"钥匙": 第一把钥匙是产品创新。现在的DeFi玩家想要的不只是简单的买卖,他们渴望EVM兼容性、零知识证明这些"黑科技"。就像当年iPhone颠覆功能手机一样,传统CEX的封闭系统已经满足不了这些"刁钻"用户了。 第二把钥匙是流动性困境。虽然CEX每个月还有3万亿的交易量(DEX只有可怜的310亿),但都集中在BTC、ETH这些"老古董"上。我去看过一些小型CEX,他们为维持那些冷门代币的流动性简直操碎了心——就像开小卖部要备齐全世界所有饮料一样不现实。 很多人问我:"开源系统怎么赚钱?别人直接复制你的代码怎么办?"这个问题让我想起2014年第一次接触以太坊时的困惑。但15年区块链行业教会我一个道理:在开源世界里,真正的护城河从来不是代码,而是社区和创新。 说到社区,我见过太多项目犯的错误。他们把社区当作营销工具,而不是产品的核心。这就像开餐厅不重视厨师团队一样荒谬。记得去年参加一个L2项目的治理会议,看到开发者、用户、投资人为了一个功能更新争论到凌晨,那种参与感才是Web3的魅力所在。 创新则是另一个关键。最近Uniswap的前端收费提案争议就是个典型案例。有人骂他们"背叛开源精神",但我觉得这正是健康生态的体现——就像苹果应用商店抽成30%还能繁荣发展一样,关键是要在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间找到平衡。 现在交易所推出的L2大致分两类:一类是像Arbitrum这样的"中立派",另一类则是CEX自家的"企业版"。这让我想起云计算市场的AWS和阿里云之争——前者靠技术创新,后者靠生态协同。 我特别看好那些能把现有用户无缝导入L2的项目。想象一下,当一个币安的老用户发现自己的资产可以一键进入DeFi世界,那种体验有多爽!但要注意的是,这种"近水楼台"的优势也需要持续创新来维持,否则很可能重蹈某些互联网大厂"抄作业"失败的覆辙。 作为Outlier Ventures的研究人员,我们每天都在见证开源理念如何重塑金融世界。有趣的是,越是老牌的金融机构,转型时越容易犯"穿新鞋走老路"的错误。就像我常对同行说的:"在Web3世界,你不能再把用户当ATM机了,得把他们当合伙人。" 这场"开放革命"才刚刚开始。我敢打赌,未来两年我们会看到更多传统金融机构加入这场狂欢。到那时,现在这些先行者的经验教训,都会变成无价的行业智慧。毕竟在这个行业,跑得快很重要,但跑对方向更重要。交易所的"开放革命"
开源世界的生存法则
L2赛道的两种玩法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当真命天子变成数字屠夫:一场价值百万的加密货币爱情骗局
- MANA代币上演疯狂星期四:暴涨12%背后藏着什么秘密?
- 当咖啡遇上区块链:WEB3SPACE如何重新定义创新空间
- FHE加密技术:让区块链隐私保护更上一层楼
- GameFi:一场狂欢后的冷思考——泡沫破灭还是凤凰涅槃?
- 稳定币安全指南:如何在加密风暴中找到避风港
- 数字货币巨震:赵长鹏黯然离场,币安帝国面临严峻考验
- 投资大师芒格的智慧:一个不爱比特币的亿万富翁留下的财富密码
- 加密市场迎来重磅利好!12.5万亿资金闸门即将打开
- 台北区块链周强势回归:一场Web3的年度狂欢
- 币安巨震之后:加密市场迎来成人礼
- 11月23日区块链晨报:监管风暴与市场动态
- 当个人自由遇上集体依赖:比特币时代的矛盾困境
- Solana空投狂欢即将开启?深度解析背后的机遇与隐忧
- 以太坊周线现三花聚顶信号:市场将迎来转折?
- 李隆:11.23主流币行情深度剖析 - 当市场开始磨人,我们该何去何从?
- 疯狂的加密市场:比特以太双雄争霸,我们正见证历史
- C罗摊上大事了!明星代言加密货币翻车,球迷投资者集体维权
- 传统银行如何玩转加密世界?大华银行的区块链布局全解析
- 我的零知识证明学习心路历程:一个过来人的经验分享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