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产的资产字资握手与数加密金融世纪
作者:Dr.Yi,欧科云链特约研究员,传统金融机构资深从业人员 2022年以来的熊市,就像一场漫长的极夜,连比特币期货ETF这样的"老将"也开始力不从心。但贝莱德的一声惊雷,让市场重新找回了久违的活力。这个全球最大资管公司申请比特币现货ETF的消息,就像给沉睡的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。 说实话,作为一个在传统金融圈摸爬滚打十几年的"老油条",我见过太多市场起伏。但这次的情况确实有些特别。比特币现货ETF就像一把钥匙,可能会打开传统资金进入加密世界的大门。更耐人寻味的是,这个金融事件居然和美国大选扯上了关系,加密货币正在成为政客们的新宠儿。 最近经常有朋友问我:"你觉得比特币现货ETF真能获批吗?"每次我都会建议他们先看看黄金ETF的故事。2004年道富银行推出首支黄金ETF时,当时的市场反应和现在何其相似。那支ETF不仅大幅降低了黄金投资门槛,更让金价在7年内暴涨300%。 作为一个亲身经历过黄金ETF崛起的人,我清楚地记得当时市场的变化。那些曾经觉得买金条太麻烦、租保险柜太贵的投资者,现在动动手指就能参与黄金投资。比特币现货ETF很可能重现这一幕 - 想象一下,以后买比特币就像买股票一样简单,这该是多大的市场机会? 贝莱德的申请材料里特别提到Coinbase作为合作伙伴,这个细节很有意思。要知道,贝莱德一向以稳健著称,能让他们押注的数字资产交易所,必定经过严格筛选。这也许预示着加密市场正在步入成熟期。 最让我惊讶的是,加密货币居然成为了美国大选的重要议题。就在上周,我在德克萨斯州出差时,亲眼看到当地的比特币矿场如何带动就业。这些矿场所在的摇摆州,恰恰是大选的关键战场。 拜登政府的加密政策一直比较强硬,但共和党的态度转变相当明显。我认识的一位华尔街老友,曾经是坚定的加密怀疑论者,最近居然开始研究起比特币ETF了。他开玩笑说:"现在不支持加密,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懂政治。" SEC内部的权力格局也很微妙。如果共和党上台,现任主席Gensler可能提前下课,而素有"加密教母"之称的Hester Pierce有望接任。这位女士在圈内以开明著称,她要是掌权,加密市场的监管环境可能会宽松不少。 大家都在盯着比特币ETF的时候,我反而更关注以太坊ETF的动向。Ark Invest和21Shares的合作申请就很有意思 - 以太坊的质押收益机制让它天生具备"生息资产"的特性,这是比特币没有的优势。 记得去年参加一个行业峰会时,有位对冲基金经理跟我说:"如果只能选一个加密ETF,我会选以太坊。"当时我还不太理解,现在想想确实有道理。以太坊的智能合约功能让它比比特币更适合机构投资者的胃口。 最近市场有个有趣的现象:每次有ETF相关的利好消息,比特币价格就会往上窜一窜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市场已经在为ETF时代的到来做准备了。 作为一个过来人,我想说:金融创新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。记得当年黄金ETF刚推出时,也有不少质疑声。但今天回头看,那些犹豫观望的人,错过了多少机会? 加密资产与传统金融的融合是大势所趋,这不是简单的谁取代谁的问题,而是一个相互改造、共同进化的过程。就像我常跟年轻分析师说的:"不要用过去30年的经验来预测未来30年的变化。" 在这个转折点上,我们既是见证者,也可能是参与者。至于未来会怎样?借用一句老话:未来已来,只是尚未均匀分布。市场寒冬中的一道曙光
黄金ETF:一面历史的镜子
政治与加密的奇妙碰撞
以太坊ETF:被忽视的潜力股
未来已来,只是尚未普及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波场TRON迎来里程碑时刻:质押金额突破156亿美元大关
- 瑞波币的寒冬:技术面透露出令人忧心的信号
- 区块链身份革命:一场关乎未来的数字身份重构
- 游戏与阅读:重新定义Web3时代的闲暇生活
- 加密市场寒冬何时休?8月CPI数据或成关键转折
- Meta Quest+订阅制:VR游戏的破局之道还是昙花一现?
- 币圈扑克牌元老聚首新加坡:一场穿越牛熊的行业盛宴
- XRP价格或将迎来史诗级爆发?加密圈大佬最新预测引热议
- 区块链金融新贵Figure要上市了!这家公司如何靠房产+区块链实现华丽转身?
- 加密货币市场陷入胶着:9月9日行情深度解析
- 牛市来袭!这五大山寨币或成十倍潜力股
- 特斯拉重返比特币支付倒计时?新能源挖矿破50%里程碑
- 拆解非洲稳定币迷局:一位金融老兵的真实见闻录
- 亚洲区块链盛会:Arweave Day 2023亮点抢先看
- 市场周线完美收官,后市走向引热议
- 打破区块链孤岛:LayerZero如何重塑跨链互操作格局
- 渣打银行大胆预测:以太坊三年内或飙升至8000美元,但现实吗?
- 加密市场迎来关键考验:6.4亿美金BTC期权即将交割,市场风向变了?
- 熊市逆袭:从A3S Protocol看链游小而美的生存哲学
- 昔日链游霸主Gala Games深陷内斗泥潭:创始人互撕背后的行业警示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