处理场司的尴虚拟尬博一弈监管货币涉案法与
作为一名长期关注金融犯罪领域的律师,我发现虚拟货币在刑事案件中的处置问题简直是个烫手山芋。每次接到这类案件,都能感受到司法机关的左右为难——明明知道这些数字资产可能涉及犯罪,却又找不到合规的处置方式。 还记得去年处理的一个电信诈骗案吗?嫌疑人用比特币洗钱的手法简直把我惊呆了。自从"断卡行动"收紧了对传统资金渠道的监管,这些不法分子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转向虚拟货币。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玩的捉迷藏游戏——监管刚堵上一个漏洞,犯罪手法就立刻变换新花样。 不过话说回来,可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。我认识的很多区块链从业者都是真心想做事的,他们经常跟我抱怨:"我们这些老实做技术的,怎么就被贴上犯罪的标签了呢?"这种误解确实需要澄清。 现在司法机关处理涉案虚拟货币,基本上在走两条钢丝: 第一种是侦查阶段就急着找第三方公司变现。上周有个委托人偷偷告诉我,他儿子被羁押期间,警察"建议"他们找某某科技公司处理比特币资产。这种做法看似高效,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。 第二种是把烫手山芋留给法院执行局。我见过最夸张的一个案子,等判决下来时,涉案的以太坊已经贬值了60%!当事人欲哭无泪,法官也一脸无奈。 这些所谓的"科技公司"到底是何方神圣?去年有个案例特别有意思:A地公安委托B公司处理涉案比特币,结果B公司转头就被C地警方盯上了,理由是涉及电诈资金。这就好比打地鼠游戏,这边刚按下去,那边又冒出来了。 从法律角度看,不管这些公司接的是私人委托还是司法机关委托,本质上都在踩红线。我经常跟同行开玩笑:"现在做虚拟货币处置,就像在刀尖上跳舞。" 说实话,每次处理这类案件都让我感到深深的无力感。监管要求是一回事,司法实践又是另一回事。前两天跟一位老检察官聊天,他叹气说:"我们也知道有问题,但不这么办案子就没法推进啊!" 在这个过渡期,我的建议是:无论是办案机关还是第三方公司,都要做好全过程留痕。谁知道明天监管风向会怎么变呢?毕竟在这个新兴领域,今天的最佳实践可能就是明天的违法证据。 (作者:刘正要,上海曼昆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。拥有银行和法院双重工作背景,专注区块链领域法律服务。)虚拟货币为何成为犯罪分子的新宠
实务中的两难处境
第三方处置的灰色地带
写在最后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拆解非洲稳定币迷局:一位金融老兵的真实见闻录
- Web3职场寒冬?币安风波后,区块链从业者的新机遇在哪里
- 监狱风云:SBF的另类牢狱生存之道
- 币安新时代:CZ卸任背后,我们见证一个加密帝国的传承
- 关键点位:26000是生命线
- Layer2生态的困局与突围:Blast搅动一池春水
- 当狗狗币冲向太空,柴犬拥抱AI:2023加密货币战场的新变局
- 冬日滨江的奔跑浪漫:3000跑者与FILA共赴10公里热恋
- 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BTC和ETH的周末震荡走势
- Mint Cash背后的疯狂:一个稳定币项目如何引发市场狂欢
- 币安43亿美金赎身费背后:美国监管的铁拳与加密江湖的无奈
- 一个资深交易员的市场观察笔记:2023年11月28日
- 场外交易:那些你不得不防的暗礁
- 市场调整只是小插曲 聪明钱已经开始悄悄入场
- 比特币今日行情分析:短线机会与市场博弈
- 比特币即将创新高?这些潜力币种和利好消息不容错过
- 牛市狂欢!BTC多单三连击豪取700点
- 绝境求生!Lucky BOX重磅推出《幸运大逃杀》引爆肾上腺素
- 重磅!NFTScan强势入驻Starknet生态,开启Layer2 NFT新纪元
- 投资传奇谢幕:巴菲特意向与芒格离世折射的美国黄金时代终结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