吗太坊的冷扩容真的关于能拯救以思考
最近大家都在讨论EIP-4844这个升级方案,说它能让以太坊的交易费用大幅降低。作为一个跟踪以太坊发展多年的研究员,我想说:事情可能没大家想得那么乐观。 我们先来看两个关键数据计算。第一种方法是单纯比较存储成本:EIP-4844后,每个字节的存储成本确实能降低16倍。但问题是,这个数字没考虑区块的总体积限制。就像你买了个便宜的大衣柜,但房间空间有限,能放的东西还是有限。 第二个方法更实在,我们算算实际能装多少东西。以当前2-10KB的Calldata大小为例,升级后能装38-192倍的量。听起来不错?但现实是:假设每个Rollup只用2KB,最多也只能支持384个Rollup。这距离很多人期待的"数千个Rollup"还差得远。 让我给大家算笔账:升级后以太坊的TPS大概在175-350之间。这个数字什么意思呢?Visa现在的TPS是1700,是我们的近10倍。想象一下双十一购物节时,如果以太坊网络只能处理这么点交易,那场面一定很热闹——排队排到天荒地老。 我常说:"扩容就像减肥,没有捷径可走。"EIP-4844确实是个进步,但它更像是换了条更宽松的裤子,而不是真正减掉了脂肪。 说实话,要真正解决问题还得靠其他技术。比如Celestia这种专业的DA层,或者zkRollup这类压缩技术。特别是zkRollup,它能只存储状态变化而不是完整交易,就像只记录体重变化而不是每顿饭吃了什么,效率自然高得多。 最近跟几个L2项目方聊,他们都在拼命优化数据压缩。有个团队把2KB的数据压缩到300字节,这不正是我们需要的突破吗? 说到底,EIP-4844是个好开始,但远不是终点。就像当年从PoW转向PoS一样,扩容是个系统工程。除了技术升级,我们还需要考虑经济激励、开发者体验、用户体验等等。 我建议大家保持理性预期。记住2017年的教训:当时大家都说分片能解决一切,结果呢?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,以太坊扩容也不会因为一个EIP就完成。数据不会说谎:EIP-4844的极限在哪
TPS的现实:离Visa还差多远
未来之路:DA层与压缩技术
结论:别指望一个升级解决所有问题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AI赋能加密世界:三大潜力项目深度解析
- 中东金融巨头豪掷数千万美元,中国这家NFT公司凭啥被看中?
- 2025年或许是散户投资者最后的一次狂欢
- SEC的监管大棒:加密钱包会成为下一个受害者吗?
- BiHelix Transcription震撼登场:解锁比特币的隐藏潜能
- 当大自然成为数据金矿:企业数据资产化的服务思维
- 当FTX这颗雷爆炸后,SOL币将何去何从?
- Layer2赛道硝烟四起:Arbitrum的破局之道
- Uniswap:如何重塑我们的加密货币交易体验?
- 比特币现在还能买吗?资深玩家的真实想法
- NFT市场周报:借贷协议爆发、大厂入局与市场回暖迹象
- 比特币回暖背后:2%涨幅难掩市场隐忧
- 8月11日加密市场观察:当比特币遇上以太坊的疯狂派对
- 香港Web3.0浪潮:站在数字经济的最前沿
- 元宇宙风口已至,这家公司凭什么能笑到最后?
- MakerDAO的未来抉择:Cosmos还是Solana?一场意料之外的转折
- 比特币的十字路口:2025年市场四大困局深度解析
- 量子计算来袭,比特币真的会凉凉吗?
- NFT市场周观察:金秋九月开局数字收藏品走向何方?
- 资深交易员揭秘:这两支深水炸弹级小币种即将引爆市场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