买来成了的豪赌的验重金证器为何一地鸡毛
说起来你可能不信,有家公司为了获得传统企业的认可,竟然砸下几百万美元就为了让对方运行一个区块链验证器。这事儿听起来就像是用金砖铺路,结果发现铺的路根本没人走。没错,我说的就是Polygon和DraftKings那段曲折离奇的"联姻"。 2022年初,当体育博彩巨头DraftKings宣布成为Polygon验证器时,整个加密圈都为之一振。表面上看,这是Web3走向主流的里程碑事件——就像华尔街大佬突然开始玩说唱一样令人惊喜。可谁能想到,这背后藏着一笔价值数百万美元的"演出费"? 根据链上数据挖掘,Polygon不仅给DraftKings塞了几百万美元的MATIC代币,还专门设计了一套"VIP专享"的质押机制。想象一下,别的验证器都在老实巴交地收取5%-10%的佣金,而DraftKings却独享100%佣金特权,这感觉就像在自助餐厅里有人专门开了个私人包间。 更讽刺的是,拿着天价补贴的DraftKings最后连最基本的验证工作都没做好。今年10月,这个价值连城的验证器因为连续表现不佳被Polygon给"开除"了。这让我想起那些重金请来的明星代言人,拍完广告就把产品扔在一边的故事。 有个叫Boris Mann的小投资者吐槽说:"他们把这事儿办完就忘得一干二净。"他因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委托了自己的代币,白白损失了800美元。说实话,在加密世界里,这种"被割韭菜"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,但由上市公司主演的还真不多见。 Polygon这波操作暴露了Web3行业的一个普遍困境:为了获得主流认可,项目方往往要砸重金请传统企业"站台"。就像相亲时租辆豪车充门面,结果发现对方看上的只是那辆车。 特别讽刺的是,Polygon联合创始人Sandeep Nailwal当初还说DraftKings是"普通社区成员",结果人家不仅拿了天价"出场费",还享受特殊待遇。这让我想起某些选秀节目,嘴上说着"素人选手",背地里全是经纪公司包装的艺人。 最有戏剧性的是,在FTX暴雷引发行业地震的当口,DraftKings的验证器还在疯狂收割奖励。就像泰坦尼克号沉没时,头等舱的客人还在享用最后的晚餐。等到2022年11月之后,这个验证器就再也没新增过质押,开始进入"躺赚"模式。 如今回看这段合作,就像一场精心设计的表演:重金搭建的舞台,精心挑选的演员,最后却演成了一出荒诞剧。Polygon想证明Web3获得了主流认可,DraftKings想展示自己走在技术前沿,而真相是——这不过是场价值数百万美元的相互利用。 说到底,区块链世界真正需要的不是这种镀金的合作伙伴,而是那些愿意脚踏实地共建生态的参与者。毕竟,用钱买来的爱情,终究经不起时间的考验。一场价值数百万的表演秀
当金主爸爸变成甩手掌柜
Web3的"镀金"困局
FTX风暴中的最后狂欢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海南华铁案例启示:中小企业如何玩转RWA?
- Storj:去中心化存储领域的隐形冠军正在崛起
- 从零开始玩转Moland:老司机的实战心得与阵容推荐
- 以太坊完美止盈30点!你跟上这波行情了吗?
- 加密世界早报:巨头动作频频,市场酝酿新变局
- 市场震荡期:这些潜力币种值得重点关注
- 美国政坛再掀波澜:新法案剑指中国区块链与USDT
- 比特币的华丽转身:BRC-100协议如何重塑DeFi格局
- 稳定币:数字货币世界的压舱石
- 加密市场11月投资指南:这些项目正蓄势待发
- 韩国年轻人的数字淘金热:当炒币成为阶层突围的最后一搏
- 99岁芒格的智慧火花:一位世纪投资人的肺腑之言
- 洪伟操盘手记:11月2日早盘实战复盘
- Atomicals生态入门指南:从零开始了解比特币上的数字资产革命
- 比特币横盘警讯:市场暗流涌动,投资者该如何应对?
- 钱包争夺战:创业者与投资人必须掌握的三大破局思维
- 去中心化稳定币版图:一场永不落幕的创新竞赛
- 以太坊熊市真的结束了吗?资深分析师最新研判揭示市场新动向
- 牛市黑马:这8个币种竟把比特币甩在身后
- 香港股权代持:一份资深律师的避坑指南
- 搜索
-